节目

解释005:金刚经之结构

最近更新: 2023-10-26时长: 21:54
张晓洁解释《金刚经》
扫码下载蜻蜓app
听书/听小说/听故事
4.5亿用户的选择
评论18条评论
153xxxx0995

153xxxx0995:第一个大秘密是?

2024-03-13
宿州的当弘

宿州的当弘:听起来您好像在说空性。但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什么是真空,我继续听听!

2021-08-16
宿州的当弘

宿州的当弘:说复杂了

2021-08-16
空~0

空~0:讲解细腻透彻知识渊博,受益匪浅,阿弥陀佛

2020-09-11
旺旺拉面馆

旺旺拉面馆:老师好

2020-08-05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
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:1 金刚经的结构 上面一讲呢,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金刚经的几个译本问题,然后我们也对几位法师他们各自译本的特点作了对比分析,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讲金刚经的结构。也就是在讲正式的金刚经之前,我们先让大家有个概览,金刚经到底是说什么的,佛在金刚经里到底给我们讲了什么甚深的奥秘,我们在这里先做一个大概的总结,让大家先有个大略的指导。   我如果估计的不错的话,大部分人读金刚经的感受会是,“好像也没告诉我什么重要的东西嘛!” 而且,好像很多内容还有点重复。我为什么会这么估计,因为七年前我自己初读金刚经时就是这样的感受。但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,金刚经你不要看篇幅短小,只有几千字,但是里面信息量极大,极为宝贵。全部都是大乘枢要,就是一到关键的岔路口,马上给你指个方向。没有这些关键岔路口的指向,你是很难找到回家的路的。修行的路上歧路多,而且这些歧路的后果很严重,严重到有时比你不修行还糟糕,所以古人云: “宁可千年不悟,不可一日错路。” 所以说佛就在金刚经里,虽然很短小,关键的地方都是给我们指了路的,关键是你懂不懂,能不能看懂。 而且金刚经虽然如果你没读懂的话,感觉上好像会觉得有点重复啊,接不上啊,但实质上,金刚经和《论语》一样,金刚经的结构非常的严密,而且行进的速度非常快。 那么佛到底在金刚经里给我做了哪些重要的开示呢?也就是佛到底给我们说了什么甚深的奥秘、甚深的大法呢?那么我们下面逐一的来给大家讲一讲。

2019-06-26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
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:2 第一 那么在金刚经里,佛讲的第一个大秘密就是:你学佛应该怎么发心,发什么样的心,才能修成最终的那个最究竟的正果,也就是金刚不坏的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 所以因地发心特别重要,如果你想回归金刚不坏之法身,见识那个常乐我净之佛性,你在发心时就必须发大心,发不生不灭之菩提心。所有“我”字当头的发心都是狭隘的,都配不上“金刚般若波罗蜜”之“金刚”二字,也达不到最终的那个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也即是“无上正等正觉”。 什么是“我”字当头的发心?给大家举些例子啊,比如你看我们大部分学佛的人是不是都这样想,“我”要摆脱痛苦,“我”要成佛,“我”要涅槃,此生终结,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“我”不来了,“我”要上升去西方极乐世界。这些都是“我”字当头的发心,都是“我”字当头一个动机。你看到没有,从这些所有发心里面是不是没有别人什么事儿?没有其他众生什么事儿。也就是说,如果说“我”涅槃了,你们其他众生在五浊恶世里面,和“我”没有什么关系。首先“我”没有伤害你们对不对,但是“我”想独善其身。 按道理这些想法是没有错,但是,所有这些“我”字当头的发心,肯定,可以百分之百保证你,都达不到“无上正等正觉”。也就是你抱着“我要成佛”、“我要涅槃”这种发心去学佛的话,去行的话,你是永远成不了佛的。 那该怎么发心呢?该怎么发心我们才能达于那个“无上正等正觉”?才能回归我们那个如如不动的法身、才能了了见于我们那个清清净净的佛性呢?佛在金刚经第三品就告诉你了,要悲天悯人,要想怎么样让别人摆脱痛苦,而且不是暂时摆脱痛苦,是从智慧上开启众生,把他们从生死轮回中彻底救拔出来,大家都一起归家稳坐。

2019-06-26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
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:3 所以说“菩提心”,或者说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”,是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成就了自己。而且这种对别人的成就,靠的是智慧上的开启,在智慧上开启别人,也就是大家一起靠智慧彻底的出离。 所以说华严经就说,这个菩提心是什么呢?或者说怎么样才能达到无上正等正觉呢? 华严经里就说“菩提心”就是“悲先慧为主”。 你看“悲先慧为主”,首先你就得有个“悲”心,不能够光想着独善其身。其次呢,光有“悲”还不行,你自己还要有智慧,还要有能力把这个智慧传播给别人。 “慧为主”,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那个慈善并不是菩提心,那个可以说是个善心、好心没问题的,但是它不是菩提心,因为“菩提”二字它的中心语是觉悟。所以“悲先”、“慧为主”这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“菩提心”。 佛在金刚经的开篇就给我们讲了发心,要发什么样的心才能达于那个金刚不坏之法身。 所以华严经还有这么一句话: “善男子!譬如金刚,唯从金刚处及金处生,非余宝处生。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金刚亦复如是,唯从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、一切智智殊胜境界金处而生,非余众生善根处生。” 你看这里面是不是讲得特别的明白,也就是那个菩提心、大心,如果把它比喻成金刚来说的话,那么这个金刚啊,只从两处生。一处就是“大悲救护众生金刚处”,也就是你要有个大悲心,要有个救护众生的大悲心,这是一个金刚。另外的一处是“一切智智”,也就是你还要具有这个不生不灭这种智慧,也就是,诸法皆空,法身本身不生不灭这种智慧你要具备。

2019-06-26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
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:4 这两者都具备了,你才能发起这个菩提心,才能到达那个无上正等正觉。 “非余众生善根处生”,也就是所有其他的善根都生不出菩提心,那自然也就达不到这种菩提果。 所以发菩提心,要“悲智双运”。祖师常常挂在嘴上的“悲智双运”,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词,这四个字隐含着无上甚深的妙法,隐含了一个正途,你能正确的看待这四个字“悲智双运”,你才能知道那个最后归家的路它的方向是什么。该怎么样去起步,你才能搞清楚。 如果你的悲心能起来,智慧也有所悟的话,在两者的基础上能发起菩提心,这个菩提心的发起于己于人功德都非常之大。比如《大般涅槃经》里面就有这么一段话佛赞叹菩提心的功德: “尔时世尊赞阿阇世王。善哉善哉。若有人能发菩提心。当知是人则为庄严诸佛大众。大王。汝昔已于毗婆尸佛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从是已来至我出世。于其中间未曾堕于地狱受苦。大王当知。菩提之心乃有如是无量果报。大王。从今已往常当勤修菩提之心。何以故。从是因缘当得消灭无量恶故。” 你看,这个菩提心只要你能发起来,即使现在还没能达到那个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果呢,但是它已经能消灭无量无边的恶业了。所以说这个菩提心真的是非常的重要。 怎么样能够认清楚学佛的初心应该是什么,什么是菩提心,然后慢慢培养自己的这个菩提心,让菩提心慢慢发起来,这个是非常重要的。 这就是第一个金刚经的大秘密。那你说听起来好像也不高深嘛!但佛如果不给你说你能明白吗?不告诉你话就高深了呀。不告诉你的话你看多少千千万万所谓的佛子是不是都抱着“我”字当头的发心在学佛:“我”要涅槃,五浊恶世“我”不来了,“我”要去西方极乐世界,没有任何其他众生什么关系。那你这样的发心永远成不了佛。那这一点的话,佛如果不给你讲的话,你是永远搞不清楚的。 这就是我所说的金刚经的第一个大秘密,是关于怎么发心,那么等我们讲金刚经正文的时候会花很多的时间再讲这一部分。 这是第一个大秘密。

2019-06-26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
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:5 第二 金刚经的第二个大秘密呀,就是佛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迷,什么是悟。也就是说,所谓的成正等正觉,或者说所谓的大涅槃,是什么样的情况才叫大涅槃呢,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叫无上正等正觉呢。或者说凡夫的状态,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凡夫的状态呢,他们到底是迷在什么地方呢。 所以说佛在金刚经里,开篇很快就给我们指出了四颠倒。哪四颠倒呢?就是我相,人相,众生相,寿者相。这四颠倒,是判断迷悟的一个标准或者说依据,成正等正觉,或大涅槃,就是要去除“我相”“人相”“众生相”“寿者相”这四颠倒。 那么关于这四相啊,讲金刚经是绕不过去的。据说历史上金刚经有六百多种注疏呢,大家都会讲这个四相,但是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大部分讲这个四相讲得都好像有点偏了,讲得不对。

2019-06-26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
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:6 其实这个四相不需要我们去讲,因为佛在圆觉经里就对这四相作了非常详细的讲解,我们只需要把圆觉经的经文引用过来去理解一下就好了。关于四相的具体解释我们到讲经的正文相关处再讲。这里先引用一段圆觉经的经文,说明我们凡夫迷在哪里。 如圆觉经云: “善男子,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妄想执有我人众生,及与寿命,认四颠倒为实我体,由此便生憎爱二境,于虚妄体重执虚妄,二妄相依,生妄业道,有妄业故,妄见流转,厌流转者,妄见涅槃,由此不能入清净觉,非觉违拒诸能入者,有诸能入,非觉入故,是故动念及与息念,皆归迷闷。” 解: 所以你看,在圆觉经的这段经文里,佛就给我们点出了这个迷悟的要点了。当然这段经文说句老实话理解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我们先简单给大家讲一讲,后面讲正式经文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讲。 这段经文是说什么呢?也就是说所谓的一切的凡夫,也就是我们一切的众生啊,从无始来,我们迷在关键什么地方呢?关键就是我们总会有这个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和寿者相。那这四相呢,它是四颠倒,也就是它不是正的,它不是真实的。 我们呢,认这四颠倒为实我体,由这四相我们总感觉有个我,有个我执。有个我执,有个“我”存在,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产生“憎”、“爱”二境。哎,有的环境我们不喜欢,比如夏天的话房间里没有空调很热,我们就很烦,我们不喜欢这种环境。爱,比如夏天里面空调开得好好的,空气凉飕飕的,往大皮沙发上一坐,哎这个很舒适,这个环境我们就很喜欢。 有了我执以后,我们对外部的环境,或者我们称之为依报,就会产生憎、爱二境。 而且呢,“于虚妄体重执虚妄”,也就是“憎爱”二境一旦产生,你就会产生“取”。对喜欢的境界的话,就总想去执取它,对不喜欢的境界,就总想离开。这样一种有喜好、有倾向,会进一步增加你这样的一种“我执”和“憎爱”二境,这就是“于虚妄体重执虚妄”,也就是这两种虚妄它们会互相的增益。 “二妄相依,生妄业道”,所以你看从这里大家就能看出来,“业”这个词啊,它有广义和狭义。也就是说,你不要以为只有你干了坏事才造业,造了恶业。或者,也不要以为你只有做了善事才造业,造了善业。而实际的情况时,我们众生时时刻刻的起心动念都在造业,只要你有“憎爱”二境,只要你有“取”,你就会“于虚妄体重执虚妄”,你就会造“无明”业。

2019-06-26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
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:7 也就是我们始终在这个“无明”里面出不来,“无明”会生“无明”,“无明”会增强自己这个“无明”。所以,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造业,在造“无明”业,在造“妄业”。原因就是我们智慧上没有开启,心里老有个“我执”,就如佛在《佛说入胎经》里所说的,“执我我所故,恒被拘牵,不得自在”。所以说,这就是关键,这就是众生迷悟的一个关键,你有个我执,有四颠倒。 我记得之前啊,在其他一个场合上,我给别人在讲金刚经的时候,当时也有几十个人,在一个大的教室里面,我们当然就是私下里共同的探讨、共同学习。当时我们在场就有个同学,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,现在回想一下我当时其实没能很好的答复他,就是我虽然答复他了,但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有答在点子上。他就是说:“晓洁,到底我们痛苦的根源在什么地方?” 他提这个问题很实在的呀,我估计当时他那个境遇可能顺心的事不多、烦心的事比较多,然后他就提这个问题,他说到底我们痛苦的根源在什么地方? 我怎么答复他的我现在也记不太清楚了,我记得我当时给他答复的意思就是我觉得你有太多的追逐了。其实这个答复当然也没有错,但是还不够明了。你有太多的追逐,说白了就是你有太多的“取”。 这个答复现在再看不够明了。如果斩钉截铁答复他这个问题就是,你一切痛苦的根源,既然说是“根源”了,那个老根子,就是有个“我执”,就像佛在《佛说入胎经》里所说的,“执我我所故,恒被拘牵,不得自在”。你总是有个“我”,和“我”对应的那个客观世界“我所”,“执我我所故,恒被拘牵”,这个时候,你只要有个“我”和“我所”,你就会产生“憎爱”二境,那一旦产生“憎爱”二境,你必然产生“取”,那一旦产生“取”的话,你就“恒被拘牵,不得自在”。 所以说最根本、根本的根源,我们所有的痛苦,或者说我们各种烦恼的根源,都是这四相,这四颠倒,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那这四相合在一起就是“我执”其实,就是“我执”,所以说最根本的问题还是“我执”。

2019-06-26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
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:8 所以佛在金刚经的开篇就把这个问题给我们点出来了,所以他就点出来了这个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和寿者相。那么我们讲经的正文的时候,我们会再给大家进一步解释这个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到底是什么。我们的解释和大家都不一样,到时候我们再给大家讲。 那么我们继续圆觉经的这段经文,“由此不能入清净觉,非觉违拒诸能入者,有诸能入,非觉入故”,你看,由此,你不能入清净觉,什么原因呢?不是那个清净觉不让你入,“非觉违拒诸能入者”,而是呢,有诸能入,你就错了。你的这个“诸能入”的感觉不是你的真心在入,因为真心不需要出也不需要入,你看“有诸能入,非觉入故”,这种入啊,是那个贼,是那个虚妄的“我”想入,是有个“我执”,也就是有四颠倒相: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所以说,“我”想涅槃,“我”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“我”想摆脱烦恼,“我”想进入那个清净的佛性,“我”想入这个“我”想入,它是虚妄的那个贼、那个“我执”、那个四相颠倒它想入,不是我们那个真心想入,“非觉入故”。也就是说,有个要入的心,还是“我执”没断,四相颠倒。 所以,让那个清净觉自然显现的唯一办法,唯一的入手处,是怎么样把你这个四相去掉,把这个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和寿者相去掉,把“我执”去掉。 那这样一旦没有了“我执”,没有了一个想要成佛的“我”、想要入清净觉的“我”,也没有一个所要入的觉,这个时候,偏偏在这种情况下,那个清净的佛性,那个清净觉,我们的法身自性,就会慢慢的自然显露出来了。所以说这里面不需要入,因为你从来没有出过,佛性本自清净无出无入。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啊,所以说佛在金刚经里开篇就点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,也就是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是我们凡夫处在迷妄状态的一个根本的特征。

2019-06-26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

张晓洁解释金刚经:9 我们接着读圆觉经的这段经文,“是故动念及与息念,皆归迷闷”,佛在这里说了啊,如果你不知道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才是众生迷妄的关键,你不知道“我执”才是迷的关键,那么你在那里胡修乱练,到处“我”想成佛,“我”想入道,到处去求佛问道,像其他教派“动念”修持也好,或者像佛家的声闻乘走“息念”也好,都是不能成就那个究竟觉的,都是不能究竟成就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,“皆归迷闷”,你“动念”、“息念”都不是正确的方法,都会归于“迷闷”的。 所以说这就是佛在金刚经里给我们说的第二个大秘密,就是那个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或者说合四颠倒为一体的那个“我执”,“执我我所故”,这是最根本的我们不能出离烦恼、不能够出离生死的一个关键,就像佛在《佛说入胎经》里所说的,“执我我所故,恒被拘牵,不得自在”。 所以佛告诉你,破除“我执”才是关键,不要被那个“贼”所利用,那个“我”这种想法是虚妄的,你不把“我”这个虚妄的想法打掉,你在这个“贼”的驱使下你到处求佛问道,你也找不到那个道,它就在你那里你也发现不了它。 所以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掉“我执”,把“我”和“我所”这种对待、对立的感觉打掉。 这,就是第二个大秘密,不告诉你,你又不知道,不要觉得现在告诉你了就觉得没什么稀奇啊,我懂了。不告诉你,你就会在“我执”的指使下给它打工,你到处在那里打坐呀、练呀、我要成佛呀、我要入道呀,都在给那个贼“我执”打工。要把那个贼的贼首捉住,要把那个“我执”捉住,把它打掉,那么那个时候你的清净佛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,不需要你求,不需要你去入,你从来没有出过。 这是第二个大秘密。

2019-06-26
回到顶部
/
收听历史
清空列表